牛津梦 碧桂「园」
热点关注
碧桂园学校荣获民办教育两项大奖
江苏省教育学会民办教育专业委员会2016年度学术年会上,句容碧桂园学校一举拿下民办教育两项大奖—— “2016年度民办学校最具创新力校长”“2016年度民办学校杰出贡献董事长”。江苏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马斌、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叶水涛、省教育学会民办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军等各分管民办教育领导、各民办学校董事长、校长出席会议,共同见证了这份荣耀。
该校获此殊荣并非偶然,而是凝聚了全体师生的心血和努力。这所从幼儿园到高中,全面实施IB课程的国际学校,2015、2016届国际高考生100%被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录取;40%被世界排名前50的大学录取;15%被世界排名前10的大学录取,两名学生被牛津大学录取。在方兴未艾的国际学校建设道路上,碧桂园学校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答卷,走出了一条IB课程中国化的“碧桂园路径”。
特色解读
培养学生的中国灵魂、世界情怀
1
关键词:理念
中西兼学,德才双修
碧桂园学校于2013年9月开办,共有幼儿园(PYP)、小学(PYP)、中学(MYP)和大学预科(DP)四个学段。据李校长介绍,IB是公认的国际教育领跑者,目前全世界有2500多所大学承认IB国际文凭,其中哈佛、耶鲁、剑桥、牛津等世界顶尖学府都欢迎IB毕业生报读。
“学校在创办早期,就秉承碧桂园创办者、碧桂园学校董事长杨国强先生的办学宗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努力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情怀的模范国民和未来成功人士,努力成为受人尊敬的伟大学校。”李校长表示,中国灵魂、世界情怀是学校育人标准的两翼,“两者虽为并举,但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明确了我们办本土化国际学校的决心。三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中西兼学、德才双修的教育途径,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中国灵魂、世界情怀。”
2
关键词:课程
IB课程的中国化、校本化
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支撑,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办学使命。“以中学部为例,课程包括书面课程、教学课程、评估课程三大部分。书面课程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拓展课程。学科课程包括平衡的八大学科:语言和文化、语言习得、数学、英语、科学、个人和社会、设计、艺术;活动课程包括俱乐部和各种展示活动;拓展课程包括国外文化体验夏令营、雅思、托福集训及社会实践活动。教学课程指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学生不仅学习知识,而且学习怎样学习,学习认识世界的方法,在全球背景下联系实际学习。评估课程注重过程评估与总结评估相结合,及时反馈,帮助师生调整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课程对照具体的评估标准,运用形式多样的评估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每一个学生。
“部分国际学校为迎合IB中学项目评估,人文学科只开设地理或经济,历史只学世界历史,忽略中国历史。但在我国的国家课程计划中,一般来说政治、历史、地理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历史至为重要,‘灭人之国,先去其史’,割断了祖国历史脐带的人,是很容易忘根的。因此,在IB中学课程兼容的框架下,我们重视学生历史课程教学,聘请优质师资开设足量的历史课,适时进行与中国历史事件相关的纪念实践活动。”李校长介绍说,学校的教育活动还注重将政治、历史学科教学与德育活动优化整合,如感受社会主义华西新农村;扶贫、支教,接触社会,滋养社会责任感;参观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馆;开展纪念抗战红歌大合唱活动,重温风云激荡的壮阔历史;聆听抗战主题系列讲座,激荡爱国主义情怀……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塑造学生们的“中国灵魂”。
3
关键词这:教学
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定期组织各学科组和部门集体备课,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学科指南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单元计划、评讲教学案例等系列活动,不同的老师教育经验和经历不同,通过集体备课,老师们集思广益,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
首先,备课形式多样化。例如中文组老师们除了固定的集体备课时间,平常还会随时聚在一起讨论教案、教法、学习学科指南,探讨如何上好国际课程下的中文课。其次,备课目标明确化。学科组在每一次的集体备课时明确自己的目标,这个目标既是老师们的教学目标,也是学生们的学习目标。第三,跨学科备课常态化。如生物老师会和体育老师在一起探究如何教会学生懂得身体与营养的相关知识,中文老师会和设计老师一起准备一堂运用电脑技术设计PPT来展示人物形象。
4
关键词这:师资
专业更敬业;亦师亦如友
学校聘请国内外优秀教师,架构中西合璧的教师队伍,“外教都有教师资格证,了解中国教育,或是有华人背景;中教大多有海外留学背景,了解IB课程。”李校长介绍说,这支教师队伍除了专业,更加敬业,“在校时,老师们从早到晚,答疑解惑;出游时,老师们一路相随,亦师亦友。”除了任课教师,学校的生活老师更是对每一个学生用心陪护,事无巨细,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起居。
正是有了这样一支专业、敬业的教师队伍,学校俨如新时代的柏拉图“雅典学园”,在这里,老师们无限探求教育的真谛,让学生中西兼学、德才双修,无限接近世界顶尖学府。
心声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碧桂园”
筹办学校时,我就想百年后的学校是什么样?诸多憧憬中,有一个意向挥之不去——那一面爬满常春藤的古墙,春夏里满目苍翠,每一片碧绿的叶子就像一个曾在校园里留下青春的学子,整面墙就是他们蓬勃向上的生命轨迹。我们学校就像一根藤蔓,牵引着我们每一位师生向上攀登;走出校园的每一位学子都是一根藤蔓,牵引着社会走向美好。
——李远,碧桂园学校校长
学校立足于IB课程,而又高于IB课程,树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重视文化知识的教学,更强化对学生信仰道理、道德品质、爱国主义和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的教育;努力实现IB课程的中国化、校本化,坚持把中国的语言、文化、历史和地理作为必修课程,培养学生的中国灵魂。
——胡百良,碧桂园学校名誉校长、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知名教育专家
学校借鉴国内外双语教育的经验,把握学校双语教育实验定位,构建双语课程、双语团队、双语文化、双语校园,着力推进语文、英语和学科双语教学的创新,打造以特色文化为根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碧桂园IB国际学校。
——张志远,碧桂园学校教育顾问、中央教科院研究员
学校重在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挖掘孩子长远发展的潜力。来到这里,孩子进步很大,能够深入地看待问题,分析根本的原因,提出解决的方法。孩子还非常享受学校全方位的业余活动。
——蔡先生,碧桂园学校12年级学生蔡培培的父亲
我从两年前的中考失利,到最后不负众望、沉着应战,在严苛的牛津大学面试中连闯三关、胜利突围,靠的就是我来到了碧桂园,并且付出了比别人多一分的努力。
——马铮铮,碧桂园学校2015届毕业生、英国牛津大学学生
两年前,我曾被国内一所A—Level学校录取,但被要求和别人一样重读高一。最终我选择了碧桂园学校,这里帮我只用两年的时间就实现了梦想——别的学校需要三年才能完成,抑或完不成。
——黄韬文,碧桂园学校2015届毕业生、英国牛津大学学生